發布時間:2017-07-27 08:33:41
昨日,河北省政府采購網連續發布兩條中標公告。該公告發布了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醫療設備采購項目二、三次公開招標中標的結果。
其中包括14種大型醫療設備,共計31臺,中標設備金額共計高達1943.8萬元,而中標產品全部都是國產品牌!這在以往各省的招標中都是難得一見,小編不禁激動了一把~
附中標名單:
治療成本激增促使“國貨”崛起
國產創新
我國由于國產醫療器械研發起步較晚、基礎薄弱、市場秩序混亂、存在惡意競爭等原因,低、小、散仍然是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重要特征之一。國內絕大部分企業只能聚焦在基層市場,中高端市場領域仍然為國際品牌所壟斷,國內企業難以進入。
而力促國家政策向國產醫療器械政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進口醫療設備高昂的價格增加了看病成本。
國產的醫療器械太少,90%的大醫院中90%的大設備,基本上都依賴于國外的技術”,科技部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宏廣教授說,降低老百姓看病負擔還得靠國貨。
而在今年6月,人民日報就發文呼吁取消歧視國產醫療器械的招標政策。
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國藩認為,應該優化現行招標制度,不再歧視國產醫療儀器,解決“不愿用”的問題。現在的招標規定中,醫療設備區分國產與進口,進口產品享受更高定價,享受超國民待遇,此類不合理的競價政策應當取消,給與國產品牌公平的競爭機會。
政策發力促國產突圍,未來創新是關鍵
事實上,面對這一局面,近年來國家已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加速推進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的扶持政策,鼓勵民族企業自主創新,并發文強調:“公立醫院優先配置使用國產醫用設備和器械”、“鼓勵縣級公立醫院使用國產設備和器械”、“推進國產醫療設備發展應用,降低醫療成本,促進國產設備產業發展”。
在我國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中,明確把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作為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之一,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逐步擺脫高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的局面。
在創新鏈上,國家工信部將重點扶持一批龍頭企業,突破一批關鍵醫療設備和核心部件及軟件,顯著提升國產醫療設備的產業化能力和質量水平。在應用鏈上,將與國家衛計委配合,推動一批國產醫療設備進入有影響力的醫院開展應用和對比驗證,建立一批國產醫療設備應用示范基地。
而各省在招標政策上,也開始發力!像河北省這樣的,加大醫療器械招標政策向國產品牌傾斜力度的省份將會更多。但是歸根到底,國產醫療設備想要在行業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加大創新力度,提升自身實力將是唯一出路。
俗話說,想賺錢就要“天時、地利、人和”,國家都發話搞發展搞創新,天時地利已到位!不行動起來是要扔錢啊!小編都看不下去了~(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