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2-04 16:30:54
11個省及直轄市包括浙江、安徽、福建、重慶、四川、陜西、江蘇、湖南、青海、寧夏、上海。
各地方加快復制三明經驗
近日,據國家衛健委官網消息,為深入貫徹此前在福建省三明市召開的綜合醫改推進現場會精神,各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迅速行動,扎實推進綜合醫改試點各項工作,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此前,在福建省三明市召開的綜合醫改推進現場會上,國務院領導充分肯定了福建省三明市推進綜合醫改的經驗做法,要求11個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加快復制推廣三明經驗,推進醫改走深走實。
會后,各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迅速行動,積極落實有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綜合醫改試點工作。
(截圖來源:國家衛健委官網)
什么是三明經驗
政府通過實行藥品、耗材零差價銷售,藥品、耗材聯合限價采購,遏制藥品、耗材價格虛高。
醫院內部通過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做到合理用藥、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實現藥品、耗材量價齊下。
這意味著從醫藥切入,帶動醫療、醫保,從而破題“三醫聯動”。
耗材聯合限價采購
與此同時,實行耗材聯合限價采購是三明模式的主要特點之一,按照“兩票制”原則,進行組團議價。
而耗材兩票制也是國家目前正在進行全面落地的任務之一。
其次,三明模式的核心是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強化醫保在帶量采購中的主導作用。
以量換價,加以“兩票制”的束縛,流通領域的淘汰率呈現持續攀高形勢。目前國家推進帶量采購已經進行到了高值醫用耗材領域,耗材領域全面降價依舊是各省市目前主要的發展方向。
對于三明聯盟的成員而言,加入聯盟后可以享受到最低的談判采購價格。而對于企業而言,面臨著不斷擴大的耗材市場,若想滿足聯盟中所有成員的需求,價格和市場必然只能取其一。
這些省份,這些內容將馬上執行
每個省份都將怎樣進行?
(一)四川。深化完善綜合監管制度,完成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醫療行為“三監管”信息系統升級和APP開發,修訂完善責任追究辦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醫療行為監管。
推動健康產業發展,省衛生健康委成立健康服務業發展處牽頭負責社會辦醫和健康產業發展,將健康服務業融入省政府重點產業培育方案,推動健康服務業示范市、縣建設試點。
(二)江蘇。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活力不足、醫療服務能力弱化、崗位吸引力低等突出問題,率先實施社區醫院建設試點工作,首批確定了71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為社區醫院建設試點單位。
社區醫院重點強化醫療能力建設,放寬手術準入、藥品目錄等方面限制,補齊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短板。
(三)浙江。持續深化城市優質醫療資源“雙下沉、兩提升”,把縣域醫共體建設作為縣域綜合醫改的平臺,聚焦服務體系重構、體制機制重建、資源要素重組、服務模式重塑,打造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在實現縣級醫院強的基礎上實現“縣域強”。
(四)安徽。按照“兩包三單六貫通”(即將基本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打包預付;制定政府辦醫責任清單、醫共體內部管理清單、外部治理綜合監管清單;
實現專家資源、醫療技術、藥品保障、補償政策、雙向轉診、公共衛生服務上下貫通)的路徑啟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計劃到2020年實現縣(市)全覆蓋。
(五)福建。率先以省為單位全面落實國家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堅持三醫聯動,同步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探索實施城鎮職工醫保基金省級統籌,2019年按照各地當年實際征收的30%籌集省級調劑基金,發揮醫保“大數效應”,著力解決山區沿海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在全省41個縣域醫共體全部實行醫保打包支付改革,促進基層診療模式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六)湖南。始終強化醫改的組織領導體制,省醫改領導小組一直由省長任組長,由一個領導分管“三醫”。積極推進城市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建設,探索急慢分治模式,全省縣域內住院占比達到91%。
啟動抗菌藥物集中帶量采購,擠壓價格水分,并通過建立醫藥結算監管賬戶實現貨款在線支付結算。
(七)重慶。創新薪酬分配激勵機制,突破事業單位收入封頂限制,實行“基礎績效+超額績效”模式,連續3批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目前已擴大到67家醫院,覆蓋所有區縣和部分市級醫院。
選取部分公立醫院開展人員總量備案管理試點,新進人員與原有在編人員在崗位聘用、職稱評定、職位晉升、收入分配、養老、醫療保險和社會福利待遇等方面同等對待。
(八)上海。鞏固破除以藥補醫成效,探索基于大數據的公立醫院監管評價,將病種組合指數評價結果與公立醫院績效評價、薪酬改革、費用控制、床位核定等掛鉤。
完善家庭醫生制度,落地實施簽約服務費激勵機制,“1+1+1”家庭醫生組合式簽約服務已超過725萬人,市民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滿意度連續三年位居“滬上十大行業服務質量評測”首位。
(九)陜西。在全省所有公立醫療機構落實藥品采購“兩票制”,并率先將耗材納入“兩票制”范圍。
以地級市為單位推行總藥師制度,在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配備總藥師,負責醫院合理用藥的監督管理和有效實施。堅持每年表彰獎勵醫改先進市縣,按要素法分配醫改資金,起到了“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的良好導向作用。
(十)青海。全面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落實用人自主權,省、市(州)縣級公立醫院可根據實際,組織招聘醫務人員,搞活用人機制。將基層衛生人才職稱評審權限下放到市(州)。
全面開展商業保險機構經辦醫保服務,全省的大病醫療保險和8個市(州)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由商業保險機構經辦,實現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便群眾、規范服務的目標。
(十一)寧夏。加快“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建設,已基本建成“國家、自治區、市、縣、鄉”五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
在公立醫院探索實施新的崗位管理制度,突破國家事業單位現行崗位設置標準,設置醫療、醫技、護理、管理和保障五大序列崗位體系和分級評價標準,因事設崗、以崗定薪、崗移薪變,形成了“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靈活用人機制。
聯系我們:
展會咨詢 馮經理 18068182383 (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