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11-07 16:32:23 更多文章>>
上周五(11月2日),陜西省衛計委發布《普通醫用耗材陽光采購實施方案》。作為省際聯盟最為核心的一員,陜西省任何的風吹草動都牽動人心,而看似平談無奇的采購方案中,就隱藏著從一個省到一個盟后續采購工作部署的“小宇宙”。既然忙完了華招網《2018年醫藥集采藍皮書》,在此不妨與各位看官細細品讀一下陜西的方案:
一、普通耗材和檢驗試劑都要掛網,為聯盟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礎
《方案》明確,此次集中采購將部分注射穿刺、麻醉科等7大類別的普通耗材和檢驗試劑都囊括在內,并分類別、分批次逐步推進。對于沒有納入陽光采購范圍的普通醫用耗材,陜西也指明了后續規劃:暫按原管理權限采購,但隨工作進展,逐步將醫療機構所使用的醫用耗材全部納入陽光采購范圍。
對于很多企業“陜西是否也會像西藏、內蒙古一樣奉行‘拿來主義’,直接借用盟內成員掛網數據”的疑問,上段話已經表明了——不會!陜西此次意在自己獨立建庫,“分類別、分批次”的規劃也顯示出其初次建庫的慎重和細致。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陜西致力于打造一個省際聯盟老大哥形象,不管是高值、低值還是試劑,其都要把最全面的數據和全國最低的掛網價掌握在自己手中,后續很可能參照高值模式將數據傳至省際聯盟協同應用平臺。
二、產品申報嚴核查,多種情況都“NO NO”
三、企業自報價,醫院填報價,都要經過核查后向社會公示
陜西省的限價,歷來就是粗暴的全國最低價,此次也不例外,參考價= min(企業填報陜西2017年以來醫療機構實際采購最低價,各省集采最低中標/掛網價)。此外,為避免企業瞞報、錯報,還要求醫療機構依據平臺提供的品種目錄,據實填報實際采購最低價。
省交易中心依據醫療機構上報價格數據,與企業填報所產生的“參考價”進行比對并面向社會公示,給企業一次修正機會,對再次公示或正式掛網后仍存在虛報、瞞報價格的企業,取消該產品一年掛網資格,情況嚴重的,取消該企業大類所有產品的掛網資格,兩年內不接受其申報。相關處罰結果及有關情況將通報省際醫用耗材采購聯盟的相關省份。
此外,對于區段管理、價格、目錄、企業和質量的動態調整、“兩票制”執行以及具體的采購流程圖,大致與高值模式一致,具體詳情可前往華招器械官網(http://www.hzqx.cc)查詢。
四、其他要點:
1、只要價格低,沒掛網成功也有機會翻身
《方案》明確了備案采購的兩種前提:一是掛網品種中沒有掛網產品,臨床確需的普通耗材;二是掛網品種中有掛網產品,掛網企業不能正常供應但臨床確需,或與掛網產品的價格相比明顯偏低的普通耗材。可見,陜西真的非常重視低價。此外,照舊規定備案采購總金額限制為5%。
2、帶量采購如影隨形,鼓勵跨區域聯合采購
要求醫療衛生機構按照帶量采購、量價掛鉤原則,結合采購數量、距離遠近、回款周期等要素,圍繞“參考價”與掛網生產企業合理議定實際采購價格。醫療衛生機構可依托區域性或跨區域性采購聯合體,探索帶量議價,進一步降低采購價格。
3、高值耗材使用監管得到醫保局肯定,低值和試劑也不能落下
今年,河南、重慶和廣西梧州等地紛紛出臺政策嚴控耗材使用,而從近幾個月醫保局相關負責人先后分赴陜西省人民醫院和北京阜外醫院調研以及上層對醫保局后續工作的期許來看,國家版本的高值耗材管理改革方案應該已經“在路上”了。陜西省此次《方案》中“健全平臺監管功能,促進普通醫用耗材的合理使用”這句話,可謂意味深長。
4、采購大權依舊由衛計委掌握,被寄予厚望的醫保局去哪了?
《方案》通篇不見省醫保局身影,采購工作依舊由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省衛計委牽頭部門,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具體實施。那么省級衛健委和醫保局哪里去了?
據華招網統計,目前已經有十多個省份相繼組建了省級醫保局和衛健委,但陜西省不在此列。集采工作不能延宕,新部門只能先學再練。陜西本就吸睛,省內醫保局就更被寄予厚望,后續安排還請拭目以待!
聲明:本文為華招器械網原創/整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