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24 10:31:13
4月20日上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聯合市衛生計生委、市發改委等單位召開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一周年新聞發布會。
改革一年來,已完成門急診量2.1億人次,390萬出院病人治療有序。市衛計委主任雷海潮介紹說,醫改以來全市醫藥費用僅增長5%左右,是2000年以來費用增幅的最低年份,已累計節省醫藥費用60多億元。僅藥品陽光采購一項措施,就使得藥價整體下降了8.8%。改革一年來,全市二三級醫院藥占比,已從改革前的43%,下降了9個百分點。
同時,通過對醫事服務費的分層定價和差異化醫保報銷政策以及醫聯體建設,促進了分級診療。醫改一年來,三級醫院門急診診療人次較上一年減少11.9%,二級醫院基本持平,一級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診療人次共達到近8000萬人次,比上一年凈增1200余萬人次,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療量增長達25%至30%。一些普通病、常見病逐步分流到基層機構,扭轉了十多年來基層診療量下降或徘徊的局面,大醫院人滿為患狀態也得到緩解。
與此同時,北京市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素芳介紹,北京下一步還將逐步取消醫療耗材的加成政策,完善藥品和醫療耗材采購的機制,壓縮藥品和耗材價格虛高的空間。同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強化醫療服務機構的收入結構,進一步提升來源于的服務收入,降低藥品耗材化驗的使用,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的增長。并加強對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質量安全,醫藥費用以及大處方行為的監管。
李素芳介紹,2018年年度的北京的醫工作方案正在制定中。今年醫改工作將重點從基層和機制兩個方面加大改革推進的力度。今年要進一步做實醫聯體,把大醫院20%的專家號源優先留給社區作為轉診的需要,也鼓勵大醫院的醫生到社區去出診。
在提升基層醫院的服務能力方面,雷海潮介紹,本市正在考慮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根據情況需要,設置一定的床位數,比如說康復、長期護理的床位。“以往有一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沒有床位的,今后會在這方面根據居民的需求進行靈活的配置。”市衛生和計生委主任雷海潮說。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北京1年醫改,取消藥品加成,已經成功降費60多億元,還在接下來進一步取消耗材加成,不難想象會擠出多少耗材水份!另一方面,隨著分級診療政策的深入,基層醫療市場將進一步擴張!(轉自: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