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09 14:11:01
近日,河北省衛生計生委、編委辦、發改委、人社廳、財政廳、中醫藥管理局等6部門,充分借鑒羅湖醫聯體建設模式,聯合制定出臺《河北省醫聯體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全面啟動了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工作。
此次河北省醫聯體政策出臺,可謂是充分借鑒深圳羅湖緊密型組織模式,遴選確定了3個市和11個縣為省級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
羅湖醫改模式其實在去年底就被國務院醫改辦在全國醫聯體建設現場推進會上向全國推廣。全國3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300名醫改干部出席這場會議。而這一次,湖北省率先提出要落地深圳羅湖醫聯體模式,意味著全國推廣已經進入實際執行階段!
《方案》明確:
一是創新醫院管理機制,構建管理共同體。試點縣(市、區)參照深圳羅湖緊密型組織模式,組建人、財、物統一管理的縣域醫共體,試點市以資源共享、分工協作為重點組建城市醫療集團;充分發揮醫院管理委員會職能,醫聯體實行集團院長負責制;推進縣域醫共體縣聘鄉用制度改革,探索創新縣級醫院機構編制管理辦法;完善薪酬制度,建立績效評估和年度考核機制。
二是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構建利益共同體。推行“總額管理、結余獎勵、合理超支分擔”機制;強化監管和政策落實,有效發揮醫保基金使用效率。
三是完善正向激勵機制,構建責任共同體。加大財政投入,建立財政補助資金與績效評價結果掛鉤機制;統籌使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打包撥付醫聯體;理順不同級別醫療機構醫療服務比價關系。
四是加強內部運行管理,構建服務共同體。統一管理制度和質控標準;構建處方流動、藥品共享與統一配送機制;大力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著力提升基層機構服務能力。
在醫聯體建設方面,深圳率先進行了“基層醫療集團”的改革探索。2015年8月,深圳以羅湖區為試點,啟動以行政區(功能區)為單元的醫療機構集團化改革。經過兩年的實踐,“羅湖模式”在“強基層、促健康”方面已初顯成效,并于去年6月入選國家“深化醫改重大典型經驗”。
而羅湖醫改最具突破性的改革,在于對醫?;鸸芾矸绞竭M行突破性改革,實行醫?;稹翱傤~管理,結余留用”,發揮醫保支付經濟杠桿的倒逼作用,促使集團主動下沉資源做強社康中心,做好預防保健和健康管理,讓簽約參保人少得病、少得大病。簽約參保人越健康,集團越受益,推動醫保從“保疾病”向“保健康”轉變,促進醫院集團從“治病掙錢”向“防病省錢”轉變。
這就體現出利用醫保打包收費,倒逼醫院降低成本成為最強手段。今年2月份國家也出臺了《醫療保險按病種付費病種推薦目錄》,目錄涉及130個病種,包括膽結石、內外痔、下肢靜脈曲張等常規治療,亦涵蓋全膝關節置換、全髖關節置換、房室間隔缺損修補等大型手術。其中骨科病種23個、腫瘤病種22個、心臟和血管外科病種16個,占全部病種的比例超過45%。
這也意味著與這些疾病治療相關的藥品和器械,將在未來面臨極大的控費降價壓力,更甚至一些昂貴的、可有可無的藥品、器械會被踢出臨床治療。羅湖的醫聯體內醫保控費模式可謂是緊密貼合國家政策,而且更進一步。今年在全國范圍內,大部分省市也預計會落地執行。(轉自: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