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26 11:03:25
跨國企業,不遠萬里中國。他們通常都在賣自己的產品為主,也有在做國外其他企業產品的中國代理的;他們“代理中國企業產品、做中國全國總代”的,非常罕見。
但最近有一例。美通社報道,幾天前,康德樂旗下的血管介入器械公司康蒂思,于2018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大會上宣布與上海康德萊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協議。
根據協議,康蒂思將成為上海康德萊醫械旗下部分產品的中國獨家經銷商,擴展其在中國市場的產品線。具體產品包括造影導管、超滑導絲、導管鞘、介入針、氣囊止血帶。
這也是康蒂思第二次與本土醫療器械公司簽署類似協議。去年4月,康蒂思就曾與位于東莞的本土械企博邁醫療簽署了一項戰略分銷協議,協議授權康蒂思在中國獨家經銷博邁醫療品牌下的PTCA球囊導管產品。
針對上述這個合作案例,可以說:一是“中國本土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產品都是低端的”已經成為了過去式,越來越多的國產醫療器械產品性價比超過進口,即便在海外,也斬獲不小。
二是跨國械企在中國的銷售不弱,其開發、銷售能力超過中國大部分的醫療器械公司,他們的心態也正在發生變化,敢于做中國企業的“中國總代理”。康蒂思母公司康德樂以分銷為主,做起本土企業中國總代理,更容易理解。
三是當前情況下,跨國企業普遍代表著較高品質、較高價格、較高利潤空間,本土企業將產品交到跨國公司手上分銷,在品牌形象上也有得到提升。試想一下,患者問醫生用的產品是國產還是進口的,醫生會怎樣回答?“這是國產的,但是跨國企業在總經銷”,無形中將給產品加分了(對本土企業而言,患者普遍崇尚進口產品的這種心態,也是一個反諷)。
據了解,康蒂思是由康德樂合資擁有的醫療器械經營企業,2015年6朋在上海自貿區成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醫療器械及零配件的批發、傭金代理等。
去年,康德樂中國業務被出售給上海醫藥,但康蒂思沒有出現在被出售的范圍之內。(來源:賽柏藍器械 作者:賽金花)